特黄无毛一清二楚在线观看_老夫子精区一品精区视频_麻痘产精国品免费人口2024

当前位置:首页  > 中医药文化建设  > 中医知识

刘蔚楚批按清代名医徐灵胎医案二

发布人:蔡敏珊 更新时间:2021-11-19
原创 陈星谕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?

?导读:刘蔚楚,广东香山(今中山)人,著有《遇安斋证治丛录》。1920年代初期,河北张锡纯、江西陆晋笙、江苏杨如侯、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,被称为当时全国“四大名医”。张锡纯在其代表作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中曾多次提到刘蔚楚及其著作《遇安斋证治丛录》。

原文:

观察毛公裕,年届八旬,素有痰喘病,因劳大发,俯几不能卧者七日。此上实下虚之症,用清肺消痰饮,送下人参小块二钱,二剂而愈。盖下虚宜补,但痰火在上,补必增盛,惟作块则参性未发,而清肺之药,已得力过腹中,而参性始发,病自获痊。王士雄谓参不入煎,欲其下达,与药丸噙化,欲其互恋,皆有妙义,用药者勿一煎方了事云。余按丸不噙化,送以药水,则丸之力亦至下而始发。喻公嘉言,治胡太封翁,高年寒疝,用姜附末为丸,以治下寒,用参苓末为衣,不伤脾胃,此亦一法。至于先煎雄烈厚重诸品,后煎所兼苦寒药,亦可清上温下。又病有宜汤宜饮,宜丸宜散,宜早暮服,法各不同。阳药夜服者,从阴引阳。阴药日服者,从阳引阴。及外治,宜薰宜蒸,宜搨宜洗,宜膏敷散贴,亦各不同,均有法度,违则病不能除,故洄溪谓此等法,学者皆宜深考也。

译文:

患者毛公裕,年届八十,向来有痰喘病,本次发作因过劳而加重,几乎只能俯于案几,不能平卧床上,已有七天了。这是上实下虚证,方用清肺消痰饮,伴着二钱小块人参吞服,服两剂药后病人就痊愈了。此病的本在下部有虚,应当补益。但上部合并有痰火,如果补益不当就会加剧病情。块状的人参药效不容易吸收,就着清肺消痰饮服下,通过腹部消化,人参的功效才开始慢慢形如发挥。如此一来,上部痰火得消,下部虚弱得到补益,清上补下,疾病自然就痊愈了。清代名医王士雄说,人参不加入其它药中一起煎煮,是想让它达到下部才发挥药效,这和药丸的含化疗法,使其专门作用于上部,都有着相似微妙的机理。不能一味的按照相同的方法煎煮,而不加以考量。我已验明,药物不含化而用汤药送服,那么药丸的功效也是到下部才会开始发挥作用。清初名医喻嘉言在治疗患有多年寒疝病的胡太封老先生时,以干姜、附子为药丸核心,来治疗下部寒证,以人参、茯苓研粉为药丸外壳,来防止脾胃受损,这也是药性想关联的一种治疗方法,各得其所。至于先煎煮雄烈厚重之类的药品,后煎煮苦寒类药物,可起到清上温下的治疗效果,因为按照中医理论,久煎的走下焦,后下的走上焦。此外,不同的病,有的适宜用汤饮,有的适宜用丸散;有的适宜早服,有的适宜晚服,方法各不相同。夜服阳药,可从阴引阳;日服阴药,可从阳引阴,以求药力循序渐进地发挥。需要使用外治法的疾病,有的适宜薰蒸,有的适宜擦洗,有的适宜膏敷散贴,方法虽然不尽相同,但都有一定规律,违背了就不能治好病。所以徐洄溪认为上述这些方法,学医之人都应该深入探究。
?

按语

本案通过对一例上实下虚的支饮病案,重点探讨中药方剂的剂型、煎煮方法、服用顺序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,根据病情不同,灵活应用各种服药方法,对发挥中药疗效是十分重要的。如上文中记载先服用清肺消痰饮,再吞服块状人参。上有痰火,下部有虚,治疗宜清上补下。先服清肺消痰饮清上部痰火,再吞服块状人参,待其慢慢消化吸收。又如汤剂煎煮方法也有讲究,久煎的走下焦,后下的走上焦。同时文中提及治疗不同的疾病可选择不同的剂型,如汤剂、丸剂、散剂、熏洗等,不可拘于汤剂一项。


温馨提示:本公众号文章旨在学术探讨与学术交流,不建议直接使用文中治疗方法,如需使用应咨询医生为好,谢谢理解和支持!
高州市| 晋江市| 河池市| 上饶县| 宿松县| 海安县| 南京市| 白水县| 太康县| 通榆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