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郁发之治疗倒经病一则
发布人:
更新时间:2022-01-10
原创 杜子媚 孟繁甦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??
病例资料:
谢某,女,23岁,2021年11月5日首诊。
主诉:月经第1、2天咯血反复1年。
症见:1年前出现月经第1、2天咯血,最初开始血色鲜红,量多。一直在外院治疗,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、血液系统疾病等。近来月经第1、2天咯血,出血量较最初时稍微减少,色鲜红。一年来脾气急躁,容易激动,难于控制。纳差,恶心,口中和,二便正常。舌红苔白稍腻,脉细数。(附就诊图一、图二)
LMP:2021年10月24日,月经周期正常。
中医诊断:倒经
证型:肝郁化火
治法:疏肝解郁,清热养血,宁心安神
方药:丹栀逍遥散加减
牡丹皮10克? ? ? ? 当归10克
白芍10克? ? ? ? ? ?北柴胡10克
茯苓10克? ? ? ? ? ?炙甘草10克
麸炒白术10克? ? 栀子10克
旱墨莲10克? ? ? ?地榆10克?
煎服法:7剂,每天1剂,水煎服。
图一? 2021-11-5舌苔
图二 咯血情况
2021年11月12日二诊:
服上药后脾气急躁,容易激动,难于控制较前好转。纳差、恶心症状有改善。舌红苔白稍腻,脉细数。
以升清降浊、宣发郁热为法,方用升降散加减,组方:
僵蚕10克? ? ? ? 蝉蜕5克
姜黄10克? ? ? ? 熟大黄5克?
桔梗10克? ? ? ? 淡豆豉15克
栀子10克? ? ? ? 连翘10克
黄芩片15克? ? 淡竹叶10克?
煎服法:7剂,每天1剂,水煎服。
2021年11月19日三诊:
脾气急躁,容易激动,难于控制已经不明显。纳差、恶心症状进一步改善。舌红苔白稍腻,脉细数。
守二诊方7剂。同时嘱患者另用大黄5克、 黄芩片10克、黄连5克,三味药用沸水冲泡2分钟左右,代茶饮。
2021年11月26日四诊:
患者诉已怀孕,无明显不适。
临证体会:
倒经又称逆经,是指妇女月经期前l~2日或经期出现衄血、吐血等症状,中医认为多系肝经郁热,迫血妄行,也可称“经前吐衄”,相当于西医学的“代偿性月经”。“经行吐衄”一词,最初载自清初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安诀》:“经期吐血或衄血,上溢妄行日逆经。”在《沈氏女科辑要谋生笺正月事异常》也有论述:“倒经一症,亦日逆经,乃有升无降,倒行逆施,多由阴虚于下,阳反上冲。”《傅青主女科》中提到逆经吐血的原因为肝气上逆,非火盛热极、肾虚不纳、肝不藏血所致:“夫肝之性最急,宜顺而不宜逆,顺则气安,逆则气动;血随气为行止,气安则血安,气动则血动,亦勿怪其然也,或谓逆经在肾不在肝,何以随血妄行,竟至从口上出也,是肝不藏血之故乎?抑肾不纳气而然乎?殊不知少阴之火急如奔马,得肝火直冲而上,其势最捷,反经而为血,亦至便也,正不必肝不藏血,始成吐血之症。”可见,逆经与肝气上逆密切相关,与李时珍在《濒湖脉决》中所述“火犯阳经血上溢,热侵阴络下流红”,可谓病机相通。在治疗方面,傅氏认为“治法似宜平肝以顺气,而不必益精血以补肾矣”。
本例患者舌红有芒刺,脾气急躁,容易激动,难于控制。结合脉症,考虑肝火上炎,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以清肝泻火。一诊后患者述脾气急躁,容易激动,难于控制较前好转,纳差、恶心症状有改善,由此印证患者肝木横克脾土,导致食欲下降。二诊时继续“火郁发之”,用新加升降散透热外达。三诊时考虑患者月经即将来潮,为加强郁火外达,嘱患者月经前一周在二诊药物基础上,给予《伤寒论》之三黄泻心汤代茶饮。
二诊时见患者诸症减轻、情绪稳定,肝火得以疏解,但患者火热内盛,故用新加升降散为主方。升降散之名始见于杨栗山所著《伤寒瘟疫条辨》,“大头者,天行疵疠之杂气,人感受之,雍遏上焦,直犯清道,发之为大头瘟也。……古方用白僵蚕二两酒炒、全蝉蜕二两、广姜黄去皮三钱、川大黄生四两为末,以冷黄酒一盅、蜜一两,调服三钱,……能吐能下,或下后汗出,有升清降浊之义,因名升降散。” 赵绍琴老先生擅长使用升降散,“火郁之证,无论在外感疾患或是内伤杂病中均可见到,是属临床常见证之一”,赵绍琴老先生将升降散改为新加升降散以加强升散之功。
三诊时患者处于月经前一周,为加强郁火疏散,给予《伤寒论》之大黄泻心汤。第 154 条:“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大黄黄连泻心汤方,大黄二两、黄连一两,右二味,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,绞去滓,分温再服。”
倒经多由素性抑郁,或暴怒伤肝,肝郁化火,气火偏盛所引起。经行之时,阴血下注冲任,冲气旺盛,冲脉隶属于阳明而附于肝,冲脉气盛,肝火亢旺,火气上逆,灼伤血络,可见经前或经期咯血、吐血、衄血,量较多,色鲜红。因血液上逆不能濡养胞宫,故难受孕,今阴血得下则自然受孕。嘱患者注重情绪调整,切忌动怒,饮食保持清淡,保持愉悦的心情。
威宁|
三穗县|
荣成市|
阳高县|
漳平市|
东山县|
沂源县|
博湖县|
文登市|
福泉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