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余某某,女,38岁。发病节气:处暑。
初诊日期:2019年9月28日。
主诉:口眼干3年余,加重1月余。 ??
现病史: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眼干。1月前再发加重,出现口燥咽干、口渴引饮,饮后无缓解,小便频,眼干涩,心烦,耳鸣,盗汗,胃纳不馨,便溏,眠差。外院查SSA(++),ANA(+),有慢性扁桃体炎,大小便正常。察患者脸颊潮红,形体消瘦,舌红,少苔,脉细。 ????
西医诊断:干燥综合征。
中医诊断:燥痹(阴虚津少证)。
治法:脾肾双补,益气生津。
方药:玉液汤加减。?
山药15g,葛根20g,天花粉10g,知母15g,鸡内金10g,五味子10g,黄芪15g,栀子5g。 ?
7剂,水煎服,日1剂,早晚分服。
二诊:2019年10月8日。
患者诉眼干较前好转,但口渴引饮较甚,已无心烦,偶有干咳,仍有耳鸣,小便次数较前减少,舌红苔少,脉细。上方去栀子,增予太子参15g补肺生津。续服7剂。
三诊:2019年10月15日。
患者诉诸症状较前好转,续用前方,葛根增至30g以加强生津之功。续服10剂,巩固疗效。
按:此案属中医“燥痹”范畴。玉液汤选自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,其曰:“消渴一证,多由于元气不升,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。”患者本证类消渴病上消证,燥邪客居体内耗伤阴液,且脾不升清,胃燥津亏可见口渴引饮,胃纳不馨;心肝阴虚则见眼干、心烦;阴虚相火异动可见耳鸣,盗汗;脾肾两虚可见便溏、尿频;故治宜脾肾双补,益气生津。方中黄芪、山药补气健脾,促脾散精,输布津液以止渴;葛根升阳,助黄芪升脾气以实大便;知母、天花粉滋阴清热,润燥止渴;鸡内金健胃消食;栀子除烦;五味子滋肾生津以止咳、缩尿。诸药合用,共奏脾肾双补,益气生津之功。药后患者心烦症状改善,予除栀子防其苦寒伤胃;增太子参强其生津之功;三诊后强化葛根生津之功,升脾精,补真阴,益气生津。
沁源县| 哈巴河县| 海淀区| 昌宁县| 贵德县| 亳州市| 镇江市| 峨眉山市| 乐陵市| 汶上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