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陈某某,女,62岁。
2022年3月8日初诊:
主诉:右侧舌根部不适,伴咽部异物感10年余。
现病史:右侧舌根部不适,伴咽部异物感反复发作;夜间舌头不适感明显,火烧火燎痛。睡眠差,大便可。
查体:舌根部黏膜稍充血,未见明显新生物;舌脉:舌红,苔黄腻厚,脉沉细弱。
西医诊断:口腔炎
中医诊断:口疮???证型:湿浊
治法:清热利湿,行气化浊
方药:三仁汤加减
苦杏仁?10克 ???滑石包煎???20克 ?????通草 ???10克 ???豆蔻 ???10克
淡竹叶?10克 ???姜厚朴 ? ?15克 ?????薏苡仁? ?20克 ???法半夏? ?10克
制远志 10克 ???石菖蒲?? ? 15克 ?????广萆薢? ?15克 ???竹茹 ???15克
制枳壳 10克 ???芦根? ? ? ?20克
上方加水800ml,煎至400ml,温服,每天2次,共7剂。
?
2022年3月15日二诊:患者诉夜间舌头不适,火烧火燎痛减轻,睡眠差改善。无明显咽部异物感。舌红,苔黄腻厚,脉沉细弱。
方药:上方去制枳壳、芦根,加佩兰20克。煎服法同前,共7剂。
?
2022年03月22日三诊:患者诉喝鸡汤后上症加重。舌红,苔黑腻厚,脉沉细弱。
方药:上方去广萆薢、竹茹,加重薏苡仁至30克,加萹蓄10克。煎服法同前,共7剂。
?
2022年03月30日四诊:患者诉症状稳定。舌红,苔黑腻厚,脉沉细弱。
西医诊断:口腔炎
中医诊断:口疮???证型:湿热
方药:甘露消毒丹加减
滑石包煎? ?20克??????黄芩???15克? ? ? ? 茵陈 ??30克 ??石菖蒲? ?15克
川木通?? 10克 ??????藿香后下 ?15克??????连翘 ??10克 ??豆蔻后下??10克
薄荷后下? ?5克???????射干???10克?????浙贝母??10克 ??淡竹叶? ?10克
芦根? ? ?30克 ??????白茅根? ?30克
上方加水800ml,煎至400ml,温服,每天2次,共7剂。
?
2022年04月12日五诊:诸症好转。
方药:上方连翘、豆蔻减至5克,去白茅根,加知母20克,桑叶5克,瞿麦10克,制枳壳10克。煎服法同前,共7剂。
?
临证体会:?
????中医病名口疮,首见于《内经》,有时泛指口腔肌膜的一切破溃,有时也以口腔肌膜出现类圆形溃疡且灼热疼痛为主要特征,是一种好发于唇、舌、颊、软腭等部位,具有周期性、复发性等特征的口腔黏膜疾病。口疮的皮损特征是口腔黏膜出现局限性浅表性溃疡,周围黏膜充血,烧灼样疼痛。
此案中患者因右侧舌根部不适,夜间舌头火烧火燎痛反复发作就诊,老师观其口腔无明显破溃,舌根部黏膜稍充血,未见明显新生物。西医诊断为口腔炎,中医诊断为口疮。辨证方面,从患者主诉看,症状局限于口腔,不适影响睡眠,无明显伴随症状。结合该患者的舌脉,舌红,苔黄腻厚,提示湿热之征;脉沉细弱,考虑湿邪为患,湿重于热;湿热邪阻而脾失健运,不能正常化生气血、运化水饮,湿浊痰饮、湿热留恋,聚而生邪,而舌部不适。辨证为湿热困脾、湿重于热,方选三仁汤加减。
三仁汤出自吴鞠通《温病条辨》,为湿温初起,邪在气分,湿重于热之证而设。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,肺气宣发可通调水道;豆蔻仁辛温芳香,温散脾湿;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,使湿热从下而去;三药为主,故名“三仁”。辅以半夏、厚朴除湿消痞,行气散满;通草、滑石、竹叶清利湿热。诸药合用,共成宣上、畅中、渗下之剂。患者眠差,加远志配伍石菖蒲,化湿开窍醒神,竹茹配伍芦根,清热除烦;广萆薢利湿去浊,枳壳理气行滞。诸药共奏宣畅气机,清利湿热之功。
二诊时患者舌部疼痛不适感减轻,睡眠改善,守上方,去枳壳、芦根,加芳香化湿、醒脾开胃之佩兰。三诊时患者自诉喝鸡汤后症状加重,考虑进食过于温补,而患者之证乃湿热困脾,湿热之邪缠绵留恋,湿重于热,方药去广萆薢、竹茹,刘完素云:“治湿之法,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”,加重甘淡之薏苡仁用量,又加萹蓄相配,清热利水渗湿,使湿热之邪从小便出。
四诊时患者诉症状稳定,考虑湿热合邪黏滞蕴热不去,辨证患者湿热并重,治需两相并举,改方甘露消毒丹加减。甘露消毒丹由清代名家叶天士所创,主治湿温时疫,邪在气分,湿热病重之证。方用滑石、茵陈、黄芩为君,清热利湿;白豆蔻、石菖蒲、藿香为臣,芳香化浊、宣畅气机;连翘、薄荷、射干、贝母清热解毒、利咽散结;木通清热通淋,又加淡竹叶、芦根、白茅根,“渗湿于热下,不与热相搏,势必孤也”。诸药共奏清热于湿中、渗湿于热下之功,使湿化热清,气机畅利,三焦弥漫之湿热毒邪俱除。
五诊时患者诉诸症好转,因口疮一病易反复发作,守方继服,去白茅根,豆蔻、连翘减量,加知母清热滋阴,配伍轻清发散之桑叶,加瞿麦利尿通淋,枳壳行气理滞。又配以中成药藿香正气丸善后,行解表化湿,理气和中之功。
口疮一病,症状虽局限,却影响进食或睡眠。因此困扰多年的患者至老师门诊就诊,多伴心烦,可由食“热气”之品后加重,大多曾自行服用清热苦寒之药物或以喷剂等治疗,偶有效却屡次复发。广东属于岭南地区,依山傍海,易感湿热二邪,又易聚痰生火;常言“热气”如此,又喜温性之食补,“病从口入”;患者自行以寒凉药物清火则更伤脾胃,致使运化不行,脾土受损,更受湿困,而热邪与其交织留恋,致使病情缠绵难愈而愈演愈烈。口疮一病,若辨证为湿热,结合本地地域特点,以温病论治,可供参考。
老师指出,口疮是临床常见疾病,可伴随多种症状出现,临床上因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。中医治疗口疮有独特优势,在临床中应整体辨证,随证治之。有因虚火上炎、有湿热内蕴、有肾阴虚火旺等分型,不可见口疮溃疡,即用清热辟毒之凉性药物。
伊川县| 平潭县| 营山县| 秭归县| 嘉鱼县| 龙游县| 长海县| 海南省| 广德县| 内丘县|